俄語口譯服務 作者簡介

 蕭瓊瑞,1955年生。現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開授台灣美術史、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等課程,重要著作有《蒲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活動在戰後台灣之成長(1945-1970)》、《島嶼色采--台灣美術史論》等。


141228
 筆者彙集了相轉傳展轉摹繪自六十七﹝番社采風圖﹞的版本五種連系文獻史料,探討十八世紀中葉台灣原居民糊口的風美情貌,深入而趣味,佈滿啟發性。全書商量原居民生產舉動的捕鹿、捉牛、射魚、農耕、猱採,和社會勾當的乘屋、渡溪、遊社、鬥捷、會飲、賽戲,乃至生命禮儀的牽手、浴兒、布床、織布、文身等等,圖版一百五十餘幀,幅幅出色,共同作者如詩的筆法、嚴謹的考據,是愛好人類學、習慣學、美術研究,和台灣文獻搜集者,弗成不具有的一本好書。
 影像史學

島民‧風俗‧畫 ─ 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象(精)

 《島民‧風尚‧畫》是最近幾年來鼓起的台灣史學研究中,研究年限最早的一本美術專著,也是年青的美術史學者蕭瓊瑞著意將台灣美術研究往前推溯的一本力作
翻譯
 「影象史學」是近年來頗受重視的一門新興學術範疇。自十九世紀初照相機發現以來,積累了無以數計的影象資料,似乎人類的一舉一動都難逃開麥拉窺探的範圍翻譯這些雄厚的史料,逐步令史學家驚覺到:再多的文字描述,明顯也比不上一幅影像圖片的真實與具體。歷史學家也越來越留意到:若何在這影象史猜中,去發掘、重建那些已然遠去的人類事蹟與遺影。攝影手藝的發現,切實其實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為奇異奇妙的功效之一;某些特准時空的影象,竟能如此久長地映現、留存在人類的視網膜中,供給永遠探索不完的神秘與意義。

 事實上,在拍照機發明之前,藝術家奇妙的畫筆,也早已為人類留下同其豐富的圖象史料,人們可以或許如斯真實而貼近這些過往的事蹟與人物,恰是藝術史學最迷人的魅力之一翻譯



以下文章來自: http://blog.roodo.com/taiwanbook/archives/34868887.html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鉦昱翻譯公司02-23690937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全站熱搜

    ki7p64366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